"未觉池塘春梦早,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间,效林院长到铁锋区法院工作一个月了,也就是说,在李院长的倡导下,法院青研会开展读书活动也开展一个月的时间了。审视这一月的学习,总结这一段的收获,感触颇多。
学习是很辛苦的,思考也是很辛苦的。但让我感动和喟叹:含累播种,一定会含笑收获!“日读一文、周议一题、月读一书、季开一坛”,这里没有花架子,能够坚持下去,每一处品读、每一场讨论、每一回沟通,都是一次次的提升。充满睿智的院长要求大家来读书仅仅是一种手段,这之后的主动学习、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工作的一部分,把从读书中得到的收获运用到工作中去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
无论法律还是哲学、亦或是名著、杂文,或者院长每周推荐的读物,总之开卷有益。于我而言,既是身体的历练,更是思想的解放,情感的提纯、精神的沐浴和灵魂的升华,劳累的日子里我们酿出了改变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如馨飨了醴酪一般。
几年来,每天都在爬格子,但基本都是写一些经验总结类、循规蹈矩的汇报类材料,偶尔想写点内心深处自己想发出的声音,总感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好久好久没有写过自己想写的文字了。我这个人是心里压不得事的人,所谓言为心声,读书就要有感悟,有想法就要说要写。今年的大部分工作终于算是过去,剩下的不是很难和很多,终于可以歇歇气了。
在忙碌的日子,忙里偷闲看了一些书,却懒得写一些文字,在静下来的时候可以清扫清扫心灵的尘埃和顺顺那些混乱的逻辑和思维。真好,天冷了,我一直认为天冷的时候是读书的好时候。小时候天很冷,家中有没取暖的设备,躺在热乎乎的炕上,手捧一书,那个滋味好舒服。好在现在,天愈冷暖气供的愈好,更是读书的好时候啊。
网络资讯在发达,也替代不了读书获得资讯、知识的方式。在信息快餐充斥整个屏幕的时代,唯有纸张的书,让人能闻到一丝清香。每天可能翻阅了无数的网页,收集了许多各类的信息和咨询,那自己最多算是一个信息集散者,没达到一个知识的获得者。网络让人变得快捷同时又变得迟钝和惰于思考。
扯远了,不过,还好,可以安静下来读几本自己喜欢的。
读书感触一:"于无声处听惊雷"
通过读书,至少明白一个道理:一定要给自己找个学习的理由。平时书也没少看,管理方面的、思政方面的、时政方面的、国学方面的、法律方面的,可能只是一种自发的学习状态和知识积累。可这次参加法院有计划有组织的读书活动,一切的真实感觉,视觉感受、心理共鸣都是那么的强烈,给人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刺激效果。
读书感触二:"我思故我在"
自己每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一部影视剧,一般都会写读书笔记或读(观)后感,在自己的思想田地里播撒种子,有时候可能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有时候也可能是肤浅的认识和感知。但是,每一次都有着感动。因为我自己一直有一种观点,只有感动着自己,才有可能去感动别人。读书目的是什么?分享可能大于私藏。
笛卡儿说过一句话"我思故我在"。我觉得读书学习不在于我们接受了多少,而在于我们因此而思考了多少。读书的指向是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的内容太多了,我们对素质二字早已是耳熟能详。但是,他包含的内容和精神是否真正地深入进我们的骨髓了呢?恐怕不尽如此。提升综合素质,除了信念,我们还需要什么?理论,我们可以求助什么?实践,我们可以改变什么?环境,我们可以期待什么?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的不仅是个体,还有组织机制、工作流程,更有深层次的管理文化内涵的变革。因此它是一个碰撞、摸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挑战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心盼望每位读者都能静下心来,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如何面对现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实力,如何真正服务于社会,协作于团队,如何提升我们核心竞争力。从而从真正意义上避免探而不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