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恋
丁海涛
我之于菊,亦如张生对崔莺之爱慕,山伯对英台之眷恋,执着依旧。
菊不与他花争宠,唯独绽放于秋,成为与“梅、兰、竹”齐名的四大名花,更以其自身的象征意向与其他三位并称花中四君子。菊是花中隐士,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个长期混迹官场而不得志、被世俗所困扰的诗人的忧郁情结,他向往山水田园的自然生活,远离尘嚣喧闹之扰,告别市井虚佞之忧,闻清新淡雅之香,享恬淡惬意之娱,陶渊明借题发挥,表达了对菊的由衷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今之凡人整日忙于生计,深被尘世所扰,更有甚者,不仅忙于生计,还疲于算计,不堪所负。据报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压力是有史以来空前的,经济发展转型期,传统的社会价值伦理观都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金钱更是成了社会的主要工具,“一切向前看”只是积极的口号,“一切向钱看”才是硬道理,在此观念下衍生出的与金钱有关的勾当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为了金钱亲情四分五裂,为了金钱爱情支离破碎,为了金钱友情分崩离析,在金钱的主导下催出多少人间悲剧,世间冷暖。这里我要呼吁:世人都应去看穿,金钱乃是流出汗,忙里忙外一大圈,故后三尺足盖棺。日子还得过,生活还得活,在繁忙的人生中寻求一个精神的慰藉,给心灵一个放松的支点,活出自我,活出真性情,正如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如此人生岂不快哉!
菊是花中战士。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描写了黄巢的政治抱负,他多次科举不中,立志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唐朝腐朽统治,整首诗读来斩钉截铁,气宇轩昂,体现了王者的霸气。百花凋零之后,正是菊花吐蕊之际,她不畏寒霜,意志坚定,韧性十足,活出了自己的色彩。元稹《菊花》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是对菊花高度的概括与肯定,在百花开尽之际,菊花独自坚持,延缓了整个花期的衰败,这种毅力与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世人做事无常性,或三心二意,或心猿意马,或心不在焉,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中道夭折,事倍功半,严重者会前功尽弃,徒不知他们再坚持一下、咬一下牙可能就会成功。“虱入褌中,以为吉宅”世人自以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就是整个天下,整天乐此不疲,沾沾自喜,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就是世间一蝼蚁,渺小得就像是一粒尘埃。曾有人说过: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荀子《劝学》里提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老子也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理在静思中能想到,可世间之人竟无心于此,忘却脑后。笔者再次感慨:凡事皆贵于坚持,前事不忘后事师,先贤教诲不能忘,大小道理胸中织。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足够的付出和耐心,唯有如此,才能成大事,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