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起交通事故让韩某卧床不起,由于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现已变成了植物人,肇事者张某付1万元事故押金后,就不见了踪影,其丈夫董某在照顾韩某的同时也踏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
这本是一起法律关系非常明确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但却难受理、难执行。由于肇事者张某无家庭、无工作、无财产,便玩起了“人间蒸发”,这让铁锋法院即便受理案件也无法送达传票,当看到原告一方瘫痪在床,家庭经济窘迫时,办案法官崔霞并没有将该案件驳回,而是利用多种渠道寻找张某,当得知张某可能在郑州居住时,崔霞法官立即带人前往,此行虽然没有找到张某,但当地的派出所出具了张某下落不明的证明,回齐后便在中国法院报进行了公告送达,崔霞法官于2013年1月将此案依法作出了判决。
此案在原告依法申请执行后,由铁锋区法院执行局法官赵国范受理,面对这个“无头”案,他没有选择退缩或将此案高高挂起,而是积极想办法,他突然想到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失信者黑名单库”平台,该平台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证监会、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中心、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等单位展开合作,实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共享,共同实施信用惩戒。于是赵国范法官依据法律程序将张某上报到“失信者黑名单库”。果然,在张某一次出差想乘坐飞机时,被告知其是“失信者”,按法律规定禁止其所有高消费的行为,不允许乘坐飞机。近日,他主动打电话联系赵国范法官询问其应给付的具体金额,并于次日将3万元执行款汇入铁锋法院账户。该笔执行款现已交付原告当事人,当原告当事人手捧着3万元现金,早已眼含热泪感动地说不出话来。
从2013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实施“失信者黑名单库”以来,铁锋法院将符合登上“黑榜”的被执行人全部上报,经过时间的缓慢推移,其诚信威慑力及限制高消费的效果开始显现。至今为止,铁锋法院受理的案件中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共有4人,执行款达数十万元。面对“老赖”,铁锋法院将持续开展对他们的打击工作,并以法律的最大限度来保障当事人的最大权益。